他是新中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先后获得世界人居奖、国际建筑师协会屈米奖、亚洲建筑师协会金奖、陈嘉庚科学奖、何梁何利奖以及美、法、俄等国授予的多个荣誉称号。2011年,他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中国最高的科技荣誉。他率先提出“广义建筑学”的概念,又提出“人居环境学”的设想。他就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南京大学杰出校友吴良镛先生。
3月11日,陈骏校长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期间,专程登门拜访吴良镛先生,向吴先生表达了全校师生的问候,感谢老学长一直对母校的关爱,并向其赠送了《南京大学藏近现代名人手迹选》。
筑梦始于南大
92岁高龄的吴先生精神矍铄,很是健谈。据了解,吴先生经常参加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北京校友会举行的活动,2013年他还专程去看了在北京公演的《蒋公的面子》。
“我对南大鼓楼校园有很深的感情。我哥哥是金陵大学的,那时侯我读初中,我住在哥哥的宿舍,他都是等我功课做完了,再做自己的功课。还有北大楼,我印象很深。”吴先生深情地回忆起和中央大学的那段往事。
“我进中央大学,是因为有建筑系。那时候学建筑是和抗日战争形势有关。”1937 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前,吴良镛跟随哥哥逃离南京。1940 年的一天,突然警报骤响,日本战机凌空而至。当吴良镛从防空洞里出来时,看到合川县城烟火弥漫,满目疮痍,他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从事建筑行业,修建被侵略者蹂躏的城乡,为流离失所的穷苦百姓造房建屋。就在这一年,吴良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大学建筑系。
“那时候的中央大学,一年级不分专业,是通识培养。我听了很多课。胡小石先生讲书法史,我还记得他说,‘书法有三要点:润笔,结构,布局’。”对于吴先生的这番话,陈骏校长深表赞同。他说,学生时代通识教育很重要,吴先生的经历就是一个启迪。南京大学目前在实施通识教育和个性化培养相结合的本科教学模式。学生将在一、二年级接受宽口径通识教育,跨专业学习,三年级开始进入专业学习阶段。
吴先生还回忆起了罗家伦、吴有训、顾毓琇、张其昀等中大时期的师生校友。他提到,罗家伦校长有次做讲演迟到了,他很抱歉的对在场师生说:“我迟到了,为什么迟到?因为我挤公共汽车没有挤上去。”吴先生表示,罗家伦校长留下来的精神遗产对今天的教育仍产生深远的影响。罗家伦费十年心力,不乏很多开创性的举措与成就,如:确立中央大学四字校风:“诚、朴、雄、伟”。而今天的南京大学秉持中央大学校训之精神,以“诚朴雄伟、励学敦行”为校训。中央大学的这段学习经历让吴良镛终身受益。
为人谋良居
吴良镛在1999年第20次世界建筑师年会上起草了具有划时代义的《北京宪章》,这一宪章被公认为是指导21世纪建筑发展的纲领性文献。他发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问:我们把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交给子孙后代?
在中国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建筑要走什么样的道路?这一课题不仅贯穿吴良镛的一生,也是几代建筑学人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吴良镛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广义建筑学”———建筑不仅仅是工程,也是艺术、人文、社会……
“建筑并不只是盖房子,它是一个社会的有序的建设,关系国计民生。将建筑和其他学科有机结合,就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比如,结合地理搞城市建设,搞人居建设,要联系到社会,联系到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讲, 吴良镛更是一位人文主义学者, 他致力于建筑学、城市规划与人文科学相结合。他在历史文化古建筑保护上的研究也颇有建树, 为保护历史文物及自然生态环境费尽了心智。
旧城的改造和更新是当今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北京菊儿胡同的整建便是这样一种探索。当时菊儿胡同需要改建的有7 座院子,涉及44 户居民,除了居住条件拥挤外,最让这里的居民难以忍受的是“危房、积水、漏雨”。
在菊儿胡同危改方案设计中,吴良镛用到了自己提出的旧城改造理论——— “有机更新”。相对于大拆大建,“有机更新”理论的提出很好地解决了危改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菊儿胡同改造方案审查了七次之多,吴良镛不厌其烦、反复修改。到了施工图阶段,光图纸就出了95张。如今,改造后的菊儿胡同既保存了四合院的传统模式,又结合单元楼的优点。小区里,精心保留了原有的树木,一进套一进的院子,这样一座“新四合院”完全没有高楼大厦那种冰冷、孤立的感觉,邻里间出来进去都打声招呼,那情形,仿佛回到了过去的北京城。改造后的菊儿胡同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成为北京老城区改造的典范之作。1993 年,这一危房改造项目获得了联合国颁发的“世界人居奖”。
理工为体人文筑魂
吴良镛回忆起恩师梁思成在1947年做的一个题为《理工与人文———“半个”人的世界》讲演,提出二战后西方很多主流社团,包括科学家、学术界人士进行思考,认为由于过分的重视技术,不理解人文,以致于社会伦理道德沦丧。粱思成先生还借用美国某大学校长之言,称之为“半个人的世界”,大意是如果只有科学技术,没有辉煌的人文思想,这个世界还是要走入歧途。“梁先生强调理工和人文要互相融合。“可惜这份演讲稿已经遗失,但我的印象颇深,对我影响很大。”
吴先生认为,现在有些城市呈现出不健康的规划格局,比如重经济发展、轻人文精神;重建设规模、轻整体协调。有些城市有开发过度的倾向,为了尽可能最大取得土地效益,旧城开发项目几乎破坏了地面以上很多的文物建筑。“这非常令人痛心”,吴先生感慨道,“我学建筑是和抗日战争形势有关。现在的学生视野更开阔,要立足于国计民生和国家发展大计,建筑专业和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南大要利用原有优势,提升文理工交叉融合,这个是意义深远的。”
陈骏校长表示,吴先生的这番话很有启发意义。城市规划与建筑方向的学生培养如何与文科结合,实际上这是文工、文理结合培养跨学科人才的命题。前段时间,台湾方面大陆委员会负责人王郁琦来访南大并在讲演中提到,中央大学时期,全国学生第一志愿报中央大学的有62%的比例。中央大学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方式铸就了一批杰出人才,张存浩、吴良镛、闵恩泽等都是那个时期的毕业生。
陈校长还特别提到,南京大学校友总会目前在创新校友活动的模式,将结合当年从中央大学一脉相承下来的资源,发挥南京大学在规划、建设、建筑学科群中的一些综合优势,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由校友总会推进规划分会这样的行业分行的筹建工作,将校友力量整合起来。吴先生欣然表示会支持规划校友分会的筹建,并将为会名题词。
毕生追求诗意栖居
“少有的刻苦、渊博,少有的对事业的激情,多年与困境抗争中表现出的少有的坚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林徽因曾这样评价吴良镛。
2008年,吴良镛先生承接了南京红楼梦博物馆的设计项目。他不顾年事已高,依然前往南京的建筑工地。夏天的南京高温难耐,吴先生最终还是没撑住,得了脑梗。时年86岁高龄的吴良镛,以惊人的毅力进行身体康复训练。在医院里,他还练习用左手写字,右手的功能也通过按摩和训练一点点得到恢复。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的武廷海在博士阶段师从吴先生,在他的印象里,吴先生对学生充满关爱,但同时要求极严。从入师门的第一天起,他就不敢懈怠,研究方向变换了几次,才得到先生的认可。“吴先生被评为康复医院的优秀学员”,武廷海教授说道,吴先生在旁哈哈大笑,师生深情可见一斑。<
吴良镛自幼喜欢绘画和书法,他将之看作是与建筑学相平行的学习和修养。在大学期间他接受的是学院式的建筑教育,承受过宗白华、傅抱石、徐悲鸿、齐白石等人的艺术滋养。在美国留学期间师从沙里宁学习建筑与城市设计,同时进修绘画、雕塑,艺术修养得到很大提升。在吴良镛先生家中的客厅里,桌上和墙上摆放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均是出自他手。闲暇时他坚持书法绘画。一直努力从写字、习画中加强对艺术和文化的追求。吴先生曾说过:“我毕生追求的就是要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吴先生一直希望学建筑、学规划的学生,要坚持科学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的形象创造相结合。
“镛”,乃古时乐器,是奏乐时用来打节拍的一种大钟,它蕴涵了父亲希望吴良镛如洪钟大吕般奏出生命强音的期望。在这片大地上,吴良镛已经敲响了中国建筑文化复兴的钟声。春风浩荡,奏响生命之歌,愿吴先生健康长寿,生命之树长青。
作者:齐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