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环科院
重要活动: 2024第二届中外国学名人圆桌会议暨首席国学官中国文化跨年晚会定于2024年12月29日-31日将在重庆市隆重召开!…
  • 环境TV
  • 慈善公益
  • 大记事
栏目导航
院长寄语
院务文化
徽标释义
院务章程
服务范围
友好往来
会员单位
各地分院
 广西分院 → 院长:黄泓尊
 宁波分院 → 院长:张岳浓
 长治分院 → 院长:李艳龙
 江西分院 → 院长:李 清
 广东分院 → 院长:李永锋
 湖南分院 → 院长:邓 琼
 海南分院 → 院长:袁振程
专题报道
官方首页 > 学术天地 > 正文
发布时间:2014/3/6 11:41:12 点击数:1299 来源:新华网

吴良镛:为中国建筑业上下求索…

 
作者:新闻媒体管理处 标签:华夏 环境 人居 生态 传统文化 国学 易经 风水 分享到:
内容概要:他是新中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先后获得世界人居奖、国际建筑师协会屈米奖、亚洲建筑师协会金奖、陈嘉庚科学奖、何梁何利奖以及美、法、俄等国授予的多个荣誉称号。2011年,他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中国最高的科技荣誉。他率先提出“广义建筑学”的概念,又提出“人居环境学”的设想。他就是中国科学院…

3.jpg

  他是新中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先后获得世界人居奖、国际建筑师协会屈米奖、亚洲建筑师协会金奖、陈嘉庚科学奖、何梁何利奖以及美、法、俄等国授予的多个荣誉称号。2011年,他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中国最高的科技荣誉。他率先提出“广义建筑学”的概念,又提出“人居环境学”的设想。他就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南京大学杰出校友吴良镛先生。
  3月11日,陈骏校长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期间,专程登门拜访吴良镛先生,向吴先生表达了全校师生的问候,感谢老学长一直对母校的关爱,并向其赠送了《南京大学藏近现代名人手迹选》。

  筑梦始于南大
  92岁高龄的吴先生精神矍铄,很是健谈。据了解,吴先生经常参加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北京校友会举行的活动,2013年他还专程去看了在北京公演的《蒋公的面子》。
  “我对南大鼓楼校园有很深的感情。我哥哥是金陵大学的,那时侯我读初中,我住在哥哥的宿舍,他都是等我功课做完了,再做自己的功课。还有北大楼,我印象很深。”吴先生深情地回忆起和中央大学的那段往事。
  “我进中央大学,是因为有建筑系。那时候学建筑是和抗日战争形势有关。”1937 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前,吴良镛跟随哥哥逃离南京。1940 年的一天,突然警报骤响,日本战机凌空而至。当吴良镛从防空洞里出来时,看到合川县城烟火弥漫,满目疮痍,他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从事建筑行业,修建被侵略者蹂躏的城乡,为流离失所的穷苦百姓造房建屋。就在这一年,吴良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大学建筑系。
  “那时候的中央大学,一年级不分专业,是通识培养。我听了很多课。胡小石先生讲书法史,我还记得他说,‘书法有三要点:润笔,结构,布局’。”对于吴先生的这番话,陈骏校长深表赞同。他说,学生时代通识教育很重要,吴先生的经历就是一个启迪。南京大学目前在实施通识教育和个性化培养相结合的本科教学模式。学生将在一、二年级接受宽口径通识教育,跨专业学习,三年级开始进入专业学习阶段。
  吴先生还回忆起了罗家伦、吴有训、顾毓琇、张其昀等中大时期的师生校友。他提到,罗家伦校长有次做讲演迟到了,他很抱歉的对在场师生说:“我迟到了,为什么迟到?因为我挤公共汽车没有挤上去。”吴先生表示,罗家伦校长留下来的精神遗产对今天的教育仍产生深远的影响。罗家伦费十年心力,不乏很多开创性的举措与成就,如:确立中央大学四字校风:“诚、朴、雄、伟”。而今天的南京大学秉持中央大学校训之精神,以“诚朴雄伟、励学敦行”为校训。中央大学的这段学习经历让吴良镛终身受益。

  为人谋良居
  吴良镛在1999年第20次世界建筑师年会上起草了具有划时代义的《北京宪章》,这一宪章被公认为是指导21世纪建筑发展的纲领性文献。他发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问:我们把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交给子孙后代?
  在中国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建筑要走什么样的道路?这一课题不仅贯穿吴良镛的一生,也是几代建筑学人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吴良镛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广义建筑学”———建筑不仅仅是工程,也是艺术、人文、社会……
  “建筑并不只是盖房子,它是一个社会的有序的建设,关系国计民生。将建筑和其他学科有机结合,就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比如,结合地理搞城市建设,搞人居建设,要联系到社会,联系到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讲, 吴良镛更是一位人文主义学者, 他致力于建筑学、城市规划与人文科学相结合。他在历史文化古建筑保护上的研究也颇有建树, 为保护历史文物及自然生态环境费尽了心智。
  旧城的改造和更新是当今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北京菊儿胡同的整建便是这样一种探索。当时菊儿胡同需要改建的有7 座院子,涉及44 户居民,除了居住条件拥挤外,最让这里的居民难以忍受的是“危房、积水、漏雨”。
  在菊儿胡同危改方案设计中,吴良镛用到了自己提出的旧城改造理论——— “有机更新”。相对于大拆大建,“有机更新”理论的提出很好地解决了危改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菊儿胡同改造方案审查了七次之多,吴良镛不厌其烦、反复修改。到了施工图阶段,光图纸就出了95张。如今,改造后的菊儿胡同既保存了四合院的传统模式,又结合单元楼的优点。小区里,精心保留了原有的树木,一进套一进的院子,这样一座“新四合院”完全没有高楼大厦那种冰冷、孤立的感觉,邻里间出来进去都打声招呼,那情形,仿佛回到了过去的北京城。改造后的菊儿胡同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成为北京老城区改造的典范之作。1993 年,这一危房改造项目获得了联合国颁发的“世界人居奖”。
 
  理工为体人文筑魂
  吴良镛回忆起恩师梁思成在1947年做的一个题为《理工与人文———“半个”人的世界》讲演,提出二战后西方很多主流社团,包括科学家、学术界人士进行思考,认为由于过分的重视技术,不理解人文,以致于社会伦理道德沦丧。粱思成先生还借用美国某大学校长之言,称之为“半个人的世界”,大意是如果只有科学技术,没有辉煌的人文思想,这个世界还是要走入歧途。“梁先生强调理工和人文要互相融合。“可惜这份演讲稿已经遗失,但我的印象颇深,对我影响很大。”
  吴先生认为,现在有些城市呈现出不健康的规划格局,比如重经济发展、轻人文精神;重建设规模、轻整体协调。有些城市有开发过度的倾向,为了尽可能最大取得土地效益,旧城开发项目几乎破坏了地面以上很多的文物建筑。“这非常令人痛心”,吴先生感慨道,“我学建筑是和抗日战争形势有关。现在的学生视野更开阔,要立足于国计民生和国家发展大计,建筑专业和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南大要利用原有优势,提升文理工交叉融合,这个是意义深远的。”
  陈骏校长表示,吴先生的这番话很有启发意义。城市规划与建筑方向的学生培养如何与文科结合,实际上这是文工、文理结合培养跨学科人才的命题。前段时间,台湾方面大陆委员会负责人王郁琦来访南大并在讲演中提到,中央大学时期,全国学生第一志愿报中央大学的有62%的比例。中央大学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方式铸就了一批杰出人才,张存浩、吴良镛、闵恩泽等都是那个时期的毕业生。
  陈校长还特别提到,南京大学校友总会目前在创新校友活动的模式,将结合当年从中央大学一脉相承下来的资源,发挥南京大学在规划、建设、建筑学科群中的一些综合优势,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由校友总会推进规划分会这样的行业分行的筹建工作,将校友力量整合起来。吴先生欣然表示会支持规划校友分会的筹建,并将为会名题词。

  毕生追求诗意栖居
  “少有的刻苦、渊博,少有的对事业的激情,多年与困境抗争中表现出的少有的坚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林徽因曾这样评价吴良镛。
  2008年,吴良镛先生承接了南京红楼梦博物馆的设计项目。他不顾年事已高,依然前往南京的建筑工地。夏天的南京高温难耐,吴先生最终还是没撑住,得了脑梗。时年86岁高龄的吴良镛,以惊人的毅力进行身体康复训练。在医院里,他还练习用左手写字,右手的功能也通过按摩和训练一点点得到恢复。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的武廷海在博士阶段师从吴先生,在他的印象里,吴先生对学生充满关爱,但同时要求极严。从入师门的第一天起,他就不敢懈怠,研究方向变换了几次,才得到先生的认可。“吴先生被评为康复医院的优秀学员”,武廷海教授说道,吴先生在旁哈哈大笑,师生深情可见一斑。<
  吴良镛自幼喜欢绘画和书法,他将之看作是与建筑学相平行的学习和修养。在大学期间他接受的是学院式的建筑教育,承受过宗白华、傅抱石、徐悲鸿、齐白石等人的艺术滋养。在美国留学期间师从沙里宁学习建筑与城市设计,同时进修绘画、雕塑,艺术修养得到很大提升。在吴良镛先生家中的客厅里,桌上和墙上摆放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均是出自他手。闲暇时他坚持书法绘画。一直努力从写字、习画中加强对艺术和文化的追求。吴先生曾说过:“我毕生追求的就是要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吴先生一直希望学建筑、学规划的学生,要坚持科学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的形象创造相结合。
  “镛”,乃古时乐器,是奏乐时用来打节拍的一种大钟,它蕴涵了父亲希望吴良镛如洪钟大吕般奏出生命强音的期望。在这片大地上,吴良镛已经敲响了中国建筑文化复兴的钟声。春风浩荡,奏响生命之歌,愿吴先生健康长寿,生命之树长青。


作者:齐琦

 

本文网址:http://hx5000.org/show.asp?id=169
新闻表情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政府合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联合国开发署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欧洲环境局   美国环保署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国家林业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机构合作
环境与发展国际研究所(英国)   环境资源经济学家协会(美国)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   欧洲环境资源经济学会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清华大学环境系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浙江大学环境资源学院   上海交大环境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复旦大学环境系   中山大学环境学院   同济大学环境学院   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   香港城市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耶鲁大学森林环境学院   普林斯顿大学环境系   哈佛大学环境政策中心   印第安纳大学环境学院   斯坦福大学市政环境系   哥伦比亚大学地球所   密歇根大学资环学院   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   中国环境保护行业协会   中华环保联合会   大自然保护协会   美国东方大学   香港易经学会  
媒体合作
中央电视台   中国环境报社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新华网   人民网   环保中国网   中国环保网   中国林业新闻网   中国环境资讯网   新浪网   网易   搜狐网   腾讯网   中国绿色发展网   中国经济网   凤凰网   中国建设报   新京报   中国经营报   马来西亚 TV3   安徽电视台   环球时报   中国环境标准网   广东电视台   河南电视台   江苏电视台   央视网   搜房网   优酷网   PPTV   酷6网   土豆网   讯雷看看   芒果TV   激动网   爱奇艺   南方网   中国网   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