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国学”、“传统文化”一日热过一日,越是需要我们对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冷静的认识。光大传统文化,不仅需要甄别精华和糟粕,需要融合中与西、古与今、文化与时代,更需要与时俱进,让传统文化成为一种鲜活的存在。
文化自觉
重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传统文化复兴、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学热是近年来国人耳熟能详的热点话题。这种“热”契合的是时代生活的精神需要,从现实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角度可以说是应运而生。
如果说20世纪最初30年的国学热、复古潮是出于对西方现代文化的恐惧、焦虑和抗拒而产生的,背后暗合的是一种民族主义的情绪,以及一种民族文化的危机感。与之不同的是,今天发扬光大传统文化的热潮则更多地意味着文化自尊和文化自觉。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民族自信心的增强,弘扬民族文化、发扬光大传统文化成为许多中国人的自觉意识。当然,这同时也与西方现代文化日益显露出自身的弊病有关。随着现代文化的高度发展,其功利主义的、实利化的、过度商品化的一面极度膨胀,对自然的征服欲导致了生态的恶化,拜金主义风行、价值观扭曲、道德沦丧更是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后患。面对这种危机,中国传统文化显示出了它独特的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就重视人本情怀,尊崇务实践履、知行合一的积极人生态度,倡导以礼节情、自我修持。这些非常值得正视、非常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因子,显然有助于抵制现代实利社会对人性的扭曲,矫正工具理性的偏执。此外,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还在于其追求一种道德化、诗意化的人生境界,有着积极的精神气象,而这在当今世界显得弥足珍贵。儒道固有的人本精神、儒家文化的克己复礼与道家文化的法天贵真思想如能完美结合并进一步赋予其现代内涵和时代气息,必将成为当下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的强大文化传统支撑。
科学辩证
批判性继承传统文化
国学热、传统文化复兴热也带来了很多值得正视的问题,如复古主义的全盘照搬倾向、封建文化糟粕的死灰复燃等。中国传统社会孕育出的传统文化是建基于农业生产方式和农耕文明之上的,传统文化与以血缘家庭为纽带的宗法社会文化息息相关,这决定了在传统文化中存有一些陈腐、保守、褊狭的社会文化观念和人伦道德信条。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权大于法、情大于法的现象,扯不断的裙带关系和人情网等都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消极的一面。因此,我们应该旗帜鲜明地坚持批判继承的原则,清醒、自觉、辩证、科学地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而现在的复兴传统文化的热潮中,许多人对国学的精华和糟粕并没有进行系统的区分,而是不加甄别地广泛传播。在各种类型名目的所谓国学讲座中,在盲目倡导儿童诵读《弟子规》、《三字经》乃至穿汉服、穿唐装的潮流中,恰恰普遍存在着对传统文化资源不加甄别、简单崇扬的弊病,如果我们的传统文化热局限在这一肤浅的层次上,势必遗国学之精髓,取国学之皮毛,其效果适得其反。更需要警惕的是,一些封建思想残余会借助复兴传统文化而沉渣泛起,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今天的社会生活有着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复兴传统文化还需要克服长期以来流行的非此即彼的非辩证的偏执心态。比如,人为地夸大国学与西学的异质性、敌对性。事实上,任何文化都有它的优点,也都有它的劣处。只有站在文化发展的高度上汲取现代文明多方面的营养,整合传统文化资源,对西学和国学进行双重扬弃,我们才能步入新的文化境界。
与时俱进
中西、古今、文化与时代的三度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不是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重复,而是传统文化的更新、重建。具体说来,发扬光大传统文化有赖于三度融合,即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融合,传统文化自身的古今对照与融合,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语境和时代精神的融合。
中西文化有很大差异,中国传统文化以其鲜明的人文传统、天人合一的追求区别于西方现代文化执著的科学精神、征服自然的强烈欲望和商业意识。但不容忽略的是,中西文化同样不乏相通的识见和追求。人的生存与发展、生活与幸福问题是国学和西学共同秉有的主题,人性完善、社会进步是国学和西学永恒的追求。因此积极吸纳西学的优秀成果,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融合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它是中国传统文化扬长避短、焕发新的生机的重要途径之一。
自觉促进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语境和时代精神的融合,也是在当代文化语境中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促使传统文化走进新的文化境界的不二法门。今天我们需要不断地回到传统文化的原初问题上,同时传统文化也需要不断地走进当代文化语境,汲取时代文化的新成果,熔铸新机,在回应时代提出的新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修补力和再造力,不断刷新自身,发展自身。
在当代文化语境中传承和发展国学还要发扬传统文化自身演进中体现的海纳百川、融会新机的固有机制。传统文化并非一种先验的文化模式,并非是亘古如斯的凝固存在,或者某种一成不变的陈迹。相反,它也有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变动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不等于儒学,也不等于汉文化,从远说它是先秦诸子百家、汉夷文化碰撞交融的结果,从近说是儒释道融会贯通、中学西学碰撞化合的文化新生态。儒家思想长期以来无疑是中国传统人伦道德和思想文化的主流,但绝对不是唯一的成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中,儒家以礼节情、仁者爱人、自我修持、尊老爱幼、礼让亲和的文化趋尚,《周易》阴阳互化、万物相生相克的系统整体论和宇宙观,《孙子兵法》奇正相生的辨证思维,老庄法天贵真、天人以和、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然观和人生观都有着不容忽视的文化价值,在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如果能将之有机整合,在推陈出新中发扬光大,势必会产生积极的社会文化效应。
系统推进
文献学、社会学、文化学的三种形态
在今天,“国学”、“传统文化”等词汇满天飞,但对于究竟什么是国学,什么是传统文化,人们却往往缺乏细致的分析和理解。因此,我们在传承发展传统文化时有必要细究传统文化和国学的内涵与外延,充分正视传统文化和国学自身的复杂性、动态性、延展性、建构性和开放性。
“传统文化”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涵,不存在一种一成不变的所谓的“传统文化”。今天人们所谓的“传统文化”大致说来,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文献学意义上的传统文化、社会学意义上的传统文化和文化学意义上的传统文化。学术界所谓的国学、传统文化,经常是指传统文化的文献典籍。如在当前的各种专业性的研究院所中,国学、传统文化的文献整理汇编工程方兴未艾。社会学意义上的传统文化则着眼于国学与社会文化心理的内在逻辑关联,把传统文化与社会道德秩序重建、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联系起来考察。人们还经常在文化学意义上使用传统文化一词,在此,从语言文字到典章制度,从人事物态到文化习尚,上至庙堂仕宦,下至黎民日用,大到社稷苍生,小到里巷人伦,莫不涵括于内,都是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三种形态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都有复兴和发展的必要,所以,复兴传统文化应当在几个层面上同时推进,不仅需要钻研整理古籍,使国学典籍的研究和学习日益普及,而且要在社会文化层面实现传统文化复兴,把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与国家软实力的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国家形象的塑造(像孔子学院的开设、国家形象纪录片的制作和广为传播等)联为一体,使传统文化成为当代社会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日常人生层面上发扬光大传统文化也极为重要。只有当我们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入世、知行合一的追求和克己复礼、仁者爱人、尊老爱幼等美德变成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当代文化生活和人伦关系中,传统文化才会成为一种鲜活的存在。换言之,发扬光大传统文化不是简单地向后转,而必须立足当代,面向未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