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生产生活斗争的宝贵文化结晶,是中国古代建筑理论三大支柱之一。清华大学建筑系景观研究所所长孙凤岐也曾说过,风水并不全是迷信,在什么地方该建房子在什么地方不该建,我们祖先琢磨出了一套经验理论,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古代的风水一说很讲究人以及建筑跟环境的关系。
风水爱好者经过对风水研究多年,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总结了很多经验。现在为广大关心风水的人士答疑解惑,澄清风水爱好者的疑虑,论证风水术的内含是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精华所在。就拿我们住高楼大厦的和住四合院的住户相比,四合院住户的健康状况相对来说就好一些,这其中就有风水方面的因素。
建筑环境与风水的选择包括地理方面的地貌,地质方面的,内容是非常丰富。地表水也有很多的选择的标准。因为水流是回放的,这个地方是比较安全的。当然还有很多讲究了,水流应该是弯曲的,不要直接对准你,直接对着当然不利了,有如一个剑一样射过来。
当然建筑风水对环境的评价,有环境选择的科学基础或者说科学依据。科学是近代产生的,古代不可能说讲科学,但是我们现在的科学观念来看,当时的确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科学水平,符合生态环境的这些观点。
建筑外部环境与风水的知识
一、采地
风水学历来重视山形地势,把小环境放入大环境考察,《阳宅十书》中指出“人之居处宜以大山河为主,其来脉气最大,关系人祸最为切要”。可见古人对住宅地理环境的选择。
在风水堪舆学中把绵延的山脉称为龙脉,《禹贡》中中国的龙脉源于昆仑山,向东南延伸出三条龙脉,北龙从阴山,贺兰山入山西,过太原,入海而止。中龙由岷山入关中至泰山入海。南龙由云贵,湖南至福建,浙江入海。而每条大龙脉都有干龙、支龙、真龙、飞龙等。勘测风水的首要就是察视来龙去脉,顺应龙脉走向。
而龙脉的形势有别,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为远,形为近,故势是形之崇,形是势之积。有势然后有形,有形然后知势。辨势惟难,观形则易,势为来龙,若大海之波,若骏马奔驰,欲其大而强,异而专,行而顺。形则讲究厚实,积聚,藏气。故采地首先观大环境,因大环境决定小环境。小环境受大环境影响和制约,如地质,水源,气候等,任何一块宅地的吉与凶,都是大环境所决定的。在建筑的四周形成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四方环抱,层层展开的结构,并且各个山脉要朝向穴心即风水建筑;水要环抱,后有靠山屏障,左右砂山环抱,前有朝案围拱,出入循水口穿行。简单说就是:山环水抱,山清水秀。青龙、白虎等四神作为方位神灵,各司其职护卫着住宅。凡符合“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俯。”者即可称之为“四神地”或“四灵地”。只有形势完美,宅地才完美,也只有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才无后顾之忧,才能得“天地之灵气”。
二、采向
古书云“门窗北向,子孙遭殃,门窗南向,子孙满堂。”此话不无道理。《易经》曰:“圣人面南而听天下,向明而治”。古代堪舆理论认为,房屋南向是北方住宅的最佳朝向。在北方,南向住宅在炎夏可避开阳光的强辐射,寒冬则有阳光射入,又可以取暖杀菌,所以古代的堪舆师是非常重视住宅的朝向和日照的,追求向阳府邸,且嘱人莫住背阳之宅。“万物负阴而抱阳”所以一般规则是坐北朝南。这是我国特殊自然条件决定的,北方冬季寒冷,寒风刺骨。人们为防寒,住宅朝南则有利于接受阳光的照射。而南方空气湿润,住宅考虑通风,朝南而向,夏季南风徐徐,可保持房屋的干燥。所以自古住宅的朝向以面南背北为定律。
三、采气
“万物之生,以乘天地之气”,在住宅的相法中察气的目的就是要辨明宅内外各种气的性质,对应采取迎气、纳气、聚气、藏气等方法,适当接受调理宅外环境的影响。结合宅内的布局,使住宅充满生气。避开不洁之地,也就是避开邪气,如“墓地”阴气重,垃圾场的臭气等。
因为“气”即可表示物质存在,也反映着心理感受。有时为吉,有时为凶,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趋全避缺,趋吉避凶。使住宅环境质量臻于完美。
来源:互联网